
点击次数:368更新时间:2025-11-06 14:42:24来源:米兰体育app下载网址【打印】
曾经,一罐甜蜜的黄桃罐头,软糯的果肉浸润在浓郁的糖水中,是无数人童年记忆里最温暖的味道。而创造这份甜蜜回忆的,正是曾经稳坐全国罐头销量第一宝座长达八年之久的“罐头大王”——欢乐家。时过境迁,如今的欢乐家却深陷前所未有的困境,让人不禁唏嘘。
让我们将时光倒流,回到23年前。2001年,欢乐家在福建漳州建立工厂,以“让利经销商”的策略迅速打开市场。大幅度的优惠政策如同一块磁铁,吸引了全国上千家经销商蜂拥而至,产销两旺,迅速占领市场占有率。那几年,欢乐家罐头几乎成为人类走亲访友、探望病人的首选礼品,“来一罐欢乐家”甚至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。有网友在社会化媒体上回忆:“小时候为了能吃上一口黄桃罐头,我还会故意装病呢!”
然而,转折点出现在2014年。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日益普及,消费者开始对食品的含糖量格外关注,传统的糖水罐头逐渐失宠,而植物蛋白饮品则乘势崛起,备受青睐。欢乐家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趋势,迅速推出了椰子汁系列新产品。这一转型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延缓了业绩下滑的速度,椰汁一度贡献了公司超过50%的营收。
首先,经销商管理方面出现了严重的纰漏。欢乐家实行“一城一策”的管理模式,导致不一样的地区的销售政策和返点差异巨大。部分经销商能以极低的进货价拿到货,而另一些则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,这自然引发了经销商们的不满,最后导致大量经销商流失。
更糟糕的是,在2022年之后,面对全球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的局面,欢乐家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——逆市涨价,将所有品类价格普遍上调了1%到8%。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中,这一举动无疑加速了消费者的流失。毕竟,仅蛋白饮品市场,全国就有超过3万家生产厂商;而水果罐头领域的竞争对手更是数不胜数。消费者可完全选择其他性价比更高的品牌。
随之而来的,是库存的飞速增加。截至2024年底,欢乐家库存高达2.5亿元,比上一年增加了200多万元,大量存货占据了企业资产总额的22%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,公司的仓库里堆满了滞销的产品。
与欢乐家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竞争对手们却积极求变,在产品创新上不断发力。林家铺子率先调整配方,降低糖分比例,甚至用果汁代替糖水,以增加水果罐头的维C含量,迎合了花了钱的人健康的需求。虹桥味泉则改进了生产的基本工艺,采用极速锁鲜技术,最大限度地保留水果的营养成分和口感。
面对困境,欢乐家也开始了痛定思痛的转型之路。几个月前,他们推出了“淘气一下,欢乐加一”的营销口号,试图打动年轻消费者。他们还与热门动漫IP合作,希望借助3800万动漫粉丝的力量来撬动市场。在产品层面,欢乐家重新定义了消费场景,将水果罐头定位为“追剧搭子”、“课间小食”、“办公室解压零食”,强化了产品的社交属性。
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,欢乐家也迈出了重要一步,与印尼达成了合作,开始在当地购置土地、厂房和生产设备。尽管这一布局稍显滞后,但其意义却不容忽视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国内人均水果罐头消费量约为5.5公斤,而海外市场的人均消费量高达20公斤。若能够成功打开海外市场,无疑将为欢乐家带来新的增长点。然而,海外市场的竞争同样异常激烈。以漳州为例,这个“罐头之乡”出口海外的水果罐头已占全国总量的95%,销往140多个国家,仅2024年出口总额就超过13亿元。欢乐家要想在这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中分一杯羹,绝非易事。
最新财报显示,欢乐家今年上半年出售的收益同比下降20%,净利润更是暴跌一半以上。这已经是它连续第三年业绩下滑了。更令人唏嘘的是,公司市值已经从高点蒸发了60%,超过500家经销商选择离开,转投另外的品牌的怀抱。与此同时,竞争对手林家铺子、真心等品牌却异军突起,在各大电子商务平台的销量榜上遥遥领先。
回顾欢乐家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,可谓“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”。早期靠让利经销商快速占领市场,后期却因经销商管理不善而流失渠道;早期靠糖水罐头赢得消费者,后期却未能及时跟上健康饮食的潮流。
如今,虽然欢乐家正在努力转型,但面临的挑战依然巨大:国内核心产品竞争力持续衰减,海外市场拓展效果尚不明确,仓库存储上的压力有增无减……欢乐家的困境,实际上也是许多传统食品企业一同面临的课题。在消费的人需求日新月异的今天,任何企业都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。要么主动创新求变,要么被市场无情淘汰,这就是商业世界的残酷法则。
对于欢乐家来说,转型之路虽然艰难,但至少已经迈出了步伐。无论是拥抱年轻消费者,还是开拓海外市场,这些努力都值得肯定。只不过,市场留给它的时间还有多少?这个曾经带给无数人甜蜜记忆的品牌,能否重现往日辉煌?我们拭目以待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