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次数:368更新时间:2025-09-17 09:30:48来源:米兰体育app下载网址【打印】
老师用一种混杂着东北口音和街头义气的语调, 谈到了一个宏大而遥远的话题。
为了强调这份承诺的分量,他甚至爆了粗口,仿佛只有最原始的语言才能承载他此刻最滚烫的爱国心:
他环顾四周,似乎在等待山呼海啸的回应,但他只等来了稀稀拉拉的掌声,张老师可能觉得气氛还不够热烈,于是加了码:
张雪峰老师,这位在志愿填报和考研规划领域被无数信徒奉为“人生导师”的网红名师,成功地为自己贴上了几个崭新的标签:
有自媒体“ 玖桌杂货店 ”指出,这种将爱国与战争“开打”强行绑定的前提,本身就显得有些蹊跷。毕竟官方的口径一直是将和平统一置于最优先的位置。这种“唯有一战”才能触发的慷慨,更像是一张永远不必兑现的空头支票。
这句评论,无意中道出了一个商业世界的朴素真理。所有的豪言壮语,在财务报表上,都被称作“或有负债”。
故事需要倒回三个月前,2025年的六月,高考前夕。那是一个比任何一个时间里都更需要精准和严谨的时刻。
河南一位高三考生的家长,出于对张雪峰老师的无限信任,在他的直播间里花168元购买了一套“峰学未来”出品的高考预测卷。孩子拿到试卷,满怀希望地开始做题,却在一道数学题上卡住了。
起初,他以为是自己学艺不精。但在请教了学校老师后,得出了一个令人诧异的结论:
语文卷“漏洞百出”,地理卷选项重复,各种低级失误像地雷一样埋藏在这份售价不菲的预测卷里。
那位河南家长找到了“峰学未来”的客服,希望得到一个说法。客服人员彬彬有礼,先是坦然承认了试卷确实存在印刷错误,然后话锋一转,给出了公司最终的解决方案:
一边是许诺给未来战争的一个亿,另一边是拒绝退还给眼前用户的168块。这两件事并置在一起,构成了一幅光怪陆离的商业奇景。
就在预测卷风波发酵的前夕,2025年5月下旬,张老师在一场高报志愿填报的直播结束时,他突然丝毫没有征兆地宣布,将暂停所有直播两个月。
他暗示自己从业不易,动了太多人的蛋糕,得罪了太多既得利益者,但他“问心无愧”,为教育付出了全部。
那场面,闻者伤心,见者落泪。许多粉丝当场就感动了,都表示要保护我方最好的张老师。
没过多久,张老师就悄然“复出”,在社交平台发布了新的直播预告,仿佛之前那个泪洒直播间的悲情英雄,只是大家集体做的一场梦。
有人说他是在用“退网”的噱头,来转移预测卷质量上的问题的视线。但这种猜测,永远无法被证实。
唯一可以证实的是张雪峰老师的商业经济价值。根据公开报道,他创立的“峰学未来”,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分为12999元和18999元两档,甫一上线,便被一抢而空。其个人微博粉丝近800万,抖音粉丝更是突破5000万。
事实上,张老师也并非没有过线年初,他曾高调宣布向母校郑州大学捐款300万,向哈尔滨理工大学捐款100万,用于资助贫困学生。
一个愿意在和平时期,拿出数百万真金白银做慈善的企业家,为何会因为区区168元的出错商品,拒绝退款?一个在讲台上谈笑风生、指点江山的教育名师,为何会选择用“老子”和“”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?
四百万的捐款,能换来名声和赞誉,能修复因过往不当言论受损的形象,这是一笔划算的“公关费用”。而一亿的战争捐款承诺,成本几乎为零,却能瞬间点燃民族情绪,收割巨大的爱国流量,这更是一笔稳赚不赔的“风险投资”。
至于那168块钱,退了,意味着承认产品的系统性缺陷,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退货潮,这是实实在在的“经营成本”。
所以,这就是张雪峰的故事。一个在九月高喊捐出一亿战争献金的男人,和一个在六月拒绝退还一百六十八块试卷费用的商人。一个在直播间里含泪鞠躬、宣布退网的悲情老师,和一个在讲座上口吐芬芳、豪情万丈的爱国博主。
这些看似矛盾的身份,在他身上毫不违和地统一了。要专业时,他是指点迷津的“人生导师”;需要共情时,他是被资本迫害的“孤勇者”;需要爱国时,他是愿意为战争捐钱的“爱国者”。
张雪峰老师或许会觉得委屈,他可能觉得自身只是说了几句性情之语,做了一点商业上的小瑕疵。但人们看到的,却是一个宏大叙事与细微苟且之间的巨大裂痕。当一个人的爱国情怀,可以被标价为一亿,而他对一个具体用户的责任,却不值168元时,那种情怀的成色,也就不言自明了。
一种是中产家庭对子女未来的极度焦虑,另一种是普通大众对家国叙事的朴素热情。
如果张雪峰的分内之事都没做好,却豪情万丈地许下遥远的承诺,那么我们大家可以说:
我们这个时代,从不缺高声的呐喊,也不缺动人的表演。缺的是那些最基本的东西:把一个产品做好,把一个承诺兑现,把一句真诚的道歉,说给那个信任你的人听。这些事,远比捐出一个亿的豪言,要困难得多,也珍贵得多。